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,別再分不清楚了,會交冤枉稅哦。
我們很多創業后的朋友應該都聽說了小規模和一般納稅人。但是兩者有什么區別確實不清楚。有朋友問從營業執照可以看出是一般納稅人嗎?這個回單肯定是否定,我們從營業執照是看不出這家企業是否屬于一般納稅人的。
一般來說執照上體現的內容包括:企業名稱、企業類型、法定代表人、注冊資本、經營范圍等內容。但是并沒有是否屬于一般納稅人內容。
這里大概大家搞錯了一個概念,執照屬于市場監督管理頒發,內容載明企業經營登記信息。但是一般納稅人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管理分類, 所以不屬于同一個機關,
有某企服平臺說,執照上注冊資本大于500萬屬于一般納稅人。這點是錯誤的。國家稅務總局關于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》中明確說明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(以下簡稱“規定標準”)的,除本辦法第四條規定外,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。本辦法所稱年應稅銷售額,是指納稅人在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經營期內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,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、稽查查補銷售額、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。目前,這個規定標準是500萬。但是和注冊資本的500萬,雖然數字一樣,但是概念不一樣。
回單完了問題,我們來做一個知識延展。為什么稅務會把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。
從市場主體來看,中小規模企業越來越多,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但是有些企業不能建賬,或者賬目不完整。意思是不能準確核算。基于此,稅務把納稅人區別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。對于不能準確核算、建賬的企業歸為小規模納稅人,按照征收率統一收稅。但是,按照前面說的,如果達到標準就要強制登記一般納稅人,必須建立完整賬目了。
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區別
區別主要體現在銷售額、稅率和稅務處理方式上。
小規模納稅人:年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(2025年政策延續),適用簡易計稅方法,稅率(征收率)3%或5%(如租賃不動產)
一般納稅人: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(或主動申請),適用增值稅抵扣機制,稅率根據行業不同為6%、9%或13%。
有朋友也許會問,小規模好還是一般納稅人好。
這個沒有好與不好之說,要根據業務、行業等來確定要做小規模還是一般納稅人。具體業務可以咨詢春騰云財的財務顧問,為您詳細解答。
一般納稅人查詢辦法:
一般國家稅務局官網, 或者地方稅務局官網都有相應的查詢通道,可以輸入企業名稱和稅號,一檢查詢。